跳转至主要内容
main content, press tab to continue
文章

全球化专题案例篇:海尔 — 整合全球市场资源,制造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实践

2018年7月5日

海尔先立足国内市场,再进军国际市场,最终成为全球第一白色家电品牌。海尔的国际化无疑是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长袖善舞的上佳案例。
Mergers and Acquisitions
N/A

2015年3月,海尔集团在日本推出了一款“手持”洗衣机,比刮胡刀略大,主要功能是清洗衣物的局部污渍。产品推出后在日本销量持续上升,即将在国内上架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这款产品从研发、制造到营销都在日本完成。它是海尔近年来海外布局的代表作。

中国白电市场竞争一向激烈,海尔、格力和美的三巨头厮杀多年,在品牌、供应链、营销等方面始终难分胜负。进军海外市场成为企业不得不做的决定,但三家公司的海外战略却不尽相同。中国家电的品牌溢价低,海尔从一开始就坚持“先难后易”,自1990年起就不做代工,通过了美国最严苛的UL认证,进入竞争最激烈的美国市场,以国际标准倒逼质量提升,试图用自有品牌征服标准最严苛的市场,再进入较容易的市场,目的是打造高溢价差异化的品牌形象。

不同于美的和格力,海尔没有做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,无法从产业链中获取更大的规模成本优势,因此产品和品牌成为它必须做强的两个支点,在海外市场更是如此。

海尔的全球化路线在25年里共经过了三个阶段:国际化战略阶段、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以及网络化战略阶段。如今,海尔已在全球建成66个营销中心、5大设计研发基地、24个海外制造中心、24个工业园,销售网络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完成基本布局。仅制造方面,2014年,海外生产和销售占比已经超过海外整体销售额的50%。但在海外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建设方面,仍然与国际一线品牌有一段距离。

正如海尔人所说,每到一个新市场,其实都是一次再创业。如今,这场创业之旅又遭遇了互联网的拐点,海尔正在调整战略,试图通过用户交互定制平台、模块商资源平台等,完成制造业互联网定制的转型;并通过并购强势技术品牌,以“联合品牌”的方式在市场中突围,并以研发、制造、营销“三位一体本土化”的方式充分调动当地资源优势,盘活全球布局。文章开头提到的产品,就是这样的一次尝试。本文将为你展现海尔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和路径,希望对正在全球化的企业有所启示。

互联网转型,前端定制是优势

从传统的层级结构逐渐扁平,之后尝试了“利共体”的网状组织架构,到现在的小微企业平台,海尔的组织架构和战略一直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迭代。互联网时代,用户和企业距离进一步缩短,科技逐渐替代人力,企业越来越难依靠传统自上而下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,所以海尔提出了“人人是创客”的口号,在内部实行“人单合一”(指员工的薪酬和用户需求相结合)的管理模式,试图成为给小微企业提供支持的平台化公司。简单来说,就是让员工到市场上寻找用户需求,在和用户的直接交互中找到有价值的商机,并通过为用户实现价值获得相应收入,海尔则负责搭台子和协作。

针对全球市场,海尔搭建的主要平台是:针对工业4.0时代提出的互联工厂。海尔的互联工厂是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制造业,目的在于让用户参与产品制造全程。互联工厂的前端是名为“众创会”的用户交互定制平台。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企业进行直接沟通,查看产品的整个制作流程,包括定制产品,下单等。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李攀在接受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中文版采访时说,“(这种模式)主要是实现以用户驱动制造业,实现模块化大规模定制,这也是一般互联网企业难以提供的消费者体验。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比较容易做到产品的多样化,以及物流、网上消费等体验,但很难做到前端制造的定制,这是我们目前在探索的,当然定制的前提是有消费者洞察,也就是实时交互,无缝对接。”

完成前端定制后,海尔还为供应商搭建起一个名为“海达源”的模块资源平台。供应商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注册并直接和用户的需求对接。企业通过用户评价投票等方式来甄选供应商,在方案选择上实现了民主,考核主体由企业变为用户,并将整个过程在平台公示,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制造业的“天猫商城”。

最终,海尔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,驱动企业在前端的研发资源、设计制造资源,然后整合供应商模块化资源,完成大规模个性化定制,实现最佳体验。海尔也已经将这种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逐步推广和实践。开篇提到的手持洗衣机Coton就是这样完成的。

该项目的研发是通过海尔在日本的研发平台进行的,该平台上有包括早稻田大学、东京大学等研究机构,将用户需求公开在平台后,方案供应商会提供各自的解决方案,然后由用户通过投票等方式选出好的供应商。最后海尔选择了日本熊谷一家规模不大,但在振动技术上非常权威的公司合作。如此缩短了从研发到制造整个流程,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。“过去新品研发再快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,但是这个产品从去年(2014年)6月份开始做,3月份已经在日本上市。”李攀说,“你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,这些资源是可以整合起来去满足市场需求的。”

盘活全球资源,达到优势并联

海尔最初的全球化战略是通过缝隙产品进入市场,这方面有很多著名案例。但在经过几年的尝试后,海尔最终还是选择了直接收购强势品牌这种最快速的方式,通过品牌联合赚取更高溢价。收购日本三洋和新西兰的斐雪派克就是这个原因,两家公司都具备海尔所没有的技术和品牌优势,在洗衣机、灶具、电磁炉、洗碗机等方面的技术非常领先。

经过这些年的收购和参股,海尔已经陆续整合了北美,中东,新西兰,南亚等地的核心资源,并找到相关产品的合作伙伴,利用对方在本土的技术和营销网络优势,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。将各种资源互相利用,盘活整个企业的研发和营销能力。目前海尔的五个研发中心,有四个在海外,分别位于美国、日本、澳洲和德国。

李攀说,“现在海尔一方面在生产制造方面进行全球资源整合,另外我们研发资源也是通过刚才这种机制,现在我们洗衣机是以日本研发中心总体牵头,厨具和洗碗机是斐雪派克总体负责全球化的项目。然后冰箱是美国牵头,在印第安纳的一个研发中心。我们有这个机制,哪个基地在某个产品和功能上强,就有领导全球项目的资格。通过这种方式,把全球的资源能够让他在同一的平台上整合起来,来满足不同地方的需求。”

这种整合也是通过平台和模块化完成的。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发布成果然后竞标,谁适合谁来做,而具体实践时会获得各方资源的支持而不是单一资源。

李攀说,“比如美国生产研发一个冰箱,会兼顾到欧洲、中东、非洲、澳洲等地的要求。兼顾不是完全开发出来的意思,而是在产出的过程中,通过模块化的结构,给予产品很强的灵活性,加入一些澳洲或者欧洲的需求,比如可以取冰的功能,全透明的功能等等。在研制过程中,就把这些要求在模块化的过程中实现了。在这种方式下,总部的参与很少,基本上通过平台的互动来完成,实现资源共享。”

中国企业在创新和品牌方面一直处于弱势,和国际知名品牌如三星、西门子等相比,海尔的知名度和产品美誉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目前海尔实践的这种对研发能力和模块制造的探索和整合,有利于企业快速提升,但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管理模式和文化方面的水土不服,比如在日本推行“人单合一”时,也会遭遇传统日本文化的正面迎击,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实现从技术、专利等各方面的协同效益。

张瑞敏在1989年海尔首次出口产品之前,就明白走出去是冒着很大风险的,但他更明白留在国内裹足不前风险更大。“如果不去啃国外市场这块难啃的骨头,不与高手过招,海尔整个管理体系,质保体系就不会与国际接轨。”在今天这个光速变化的年代,自我颠覆和不断学习是每个想要存活的企业必修之功课,对企业来说这种试错的过程是痛苦的,但也是大胆探索新路径所必须付出的代价。

牛文静是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中文版高级编辑。

Related content tags, list of links 文章 兼并与收购 中国
Contact us